以科技進步助推紡織強國建設
發布時間:2017/1/9 17:39:19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召開“紡織之光”2016年度科技教育獎勵大會,表彰為我國紡織科技和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對獲得“紡織之光”2016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教育教學成果獎、教師獎、學生獎、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的獲獎單位和個人代表頒獎,為紡織行業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的代表頒發證書。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向全國紡織科技工作者的優秀代表和在人才培育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教育工作者、學生代表以及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入選者表示誠摯問候和崇高敬意!
下面我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介紹2016年度紡織科技、教育獎勵工作的基本情況,同時就開展“十三五”行業科技教育工作談幾點看法。
一、2016年度紡織科技教育獎勵工作基本情況及特點
(一)紡織科學技術獎
2016年度申報紡織科技獎項共181個,經形式審查和網評后,147個項目進行入會評。經專家組評審、獎勵委員會審核、媒體公示,最后經中紡聯批準,決定對“大褶裥大提花機織面料噴氣整體織造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等116個項目授獎,其中一等獎12項、二等獎46項、三等獎58項。授獎項目占申報項目的比例為64%,各等級獎項的占比與往年基本一致。
今年的紡織科技獎在評審方式上增加了網絡評審環節,擴大了評審專家的廣泛性和代表性。同時繼續堅持專家輪換和回避制度,并邀請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主席團代表參加了全程評審,中紡聯、基金會秘書處領導及部分新聞媒體記者旁聽了評審委員會會議。紡織科技獎評選的公開、公平、公正性得到進一步增強。
今年的獲獎項目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纖維材料高新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纖維材料的創新對帶動紡織原料和下游相關產業的變革具有先導作用。纖維材料的創新成果是今年紡織科技獎的重頭戲。其中,由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完成的“千噸級干噴濕紡高性能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自主裝備”項目,建成了國內首條千噸規模T700/T800級碳纖維生產線,產品對提高我國軍用高性能碳纖維自主保障能力,支撐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由山東英利實業有限公司、保定天鵝新型纖維制造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萬噸級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攻克了溶劑凈化回收、濃縮技術,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的生產技術壟斷,顯著提升了我國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生產技術和裝備水平。
二是高性能功能化產業用紡織品技術創新取得重要進展。近年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紡織行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極,科技創新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由東華大學等單位完成的“醫衛防護材料關鍵加工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針對醫衛用紡織防護材料的高屏蔽性、舒適性和低成本等核心關鍵技術進行攻關,開發出了功能型醫衛紡織材料,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顯著提升了我國醫衛用紡織防護材料的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由浙江理工大學等單位完成的“垃圾焚燒煙氣處理過濾袋和高模量含氟纖維制備關鍵技術”項目,對煙塵過濾材料的高濾效、低阻力和長壽命等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提高了高溫濾料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水平,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了科技支撐。
三是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取得明顯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是支撐綠色制造,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技術保障。由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聚酯酯化廢水中有機物回收技術”項目,針對聚酯酯化廢水中有機物組成極其復雜、汽提后廢水COD含量高等關鍵技術難題,開發出與聚酯裝置規模及工藝相匹配的系列化技術和裝置,解決了廢水中有機物回收率低的難題,極大的降低了廢水COD排放。該技術已推廣應用在1137萬噸的聚酯裝置上,為促進化纖行業低碳減排、清潔生產作出了重要貢獻;由海鹽海利環保纖維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高品質差別化再生聚酯纖維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項目,將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運用于再生聚酯纖維生產,創新并集成高品質差別化再生聚酯纖維產業化生產關鍵技術及裝備,建成國內外規模最大的15萬噸/年的廢棄聚酯瓶片加工清洗生產示范線和20萬噸/年再生聚酯纖維生產示范線,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四是技術標準的國際化取得突破性進展。技術標準是支撐產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也是國際貿易的重要規則。由中紡標檢驗認證有限公司等單位在自主研發的一系列紡織品中有害物質檢測方法的基礎上,制定了“ISO 14389:2014紡織品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四氫呋喃法”國際標準,統一了全球對紡織品中鄰苯二甲酸酯的檢測方法,是近二十年來首個中國標準國際化的成果,實現了我國由跟隨采標到主導制定國際標準的重大突破。